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導工作報告.docx
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上報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導工作情況的報告 尊敬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督促指導各地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任務,根據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中共xx省委辦公廳 xx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全省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導工作?,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0月21日至11月15日,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成8個督導組,赴16個州(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地督導。督導組通過查閱臺賬、實地調研、入戶走訪等方式,隨機抽查了41個縣(市、區)、86個鄉(鎮)、165個行政村、385個自然村(組),走訪了2143戶農戶,并在實地督導結束后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交換意見,把督導情況特別是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至各州(市)。通過本次督導,初步掌握了全省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完善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及時發現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達到了了解掌握進展、發現解決問題、督促指導工作的目的,為下步研究對策措施、精準推進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州(市)、縣級層面看,督導組所到的16個州(市)、41個縣(市、區)均成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全部開展了相關業務培訓。其中92.6%的縣(市、區)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導工作,督促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從鄉(鎮)、村(組)情況看,抽查的86個鄉(鎮)鎮區實現公廁全覆蓋,其中95.2%為水沖式無害化衛生公廁;94.1%的鄉(鎮)鎮區實現垃圾全收集全處理;鎮區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為66.2%;抽查的鄉(鎮)均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宣傳發動,積極推動整治工作向面上推開。抽查的385個自然村(組)中,317個自然村(組)建有公廁、覆蓋率為82.3%,其中無害化公廁128座、占總數的40.4%,81.4%的公廁設有專職管護人員,99.68%的公廁能夠正常使用;97.6%的自然村建立日常清掃保潔制度,有213個自然村(組)設有保潔員負責日常清掃,占總數的55.5%;99.4%的自然村(組)基本實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其中67.5%的自然村(組)由村收集轉運,30.9%的自然村(組)就地焚燒或填埋;283個自然村(組)建立垃圾收集處理收費制度,占抽查自然村(組)總數的73.5%;370個自然村完成村內道路硬化,占抽查自然村(組)總數的96.3%。378個村(組)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占抽查自然村(組)總數的98.2%。 從入戶調查情況看,實地走訪的2143戶農戶中,2076戶有戶廁,占走訪農戶總數的96.9%,其中達到衛生戶廁標準以上的農戶1821戶,占走訪農戶總數的85%(衛生戶廁中達到無害化衛生戶廁標準的農戶1175戶,占總數的54.8%);1590戶農戶因地制宜對生活污水進行了收集,占走訪農戶總數的73.6%;群眾對目前改廁工作的滿意度為96.4%;84.6%的走訪農戶做到庭院干凈整潔;79.5%受訪農戶認為本村的人居環境比較好;85.1%的農戶認為村莊的村規民約執行較好,14.3%的農戶認為執行的一般,0.5%的農戶認為執行較差。 二、各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后,各地積極行動,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特別是8月9日臨滄召開的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議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組織領導、配強工作隊伍、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典型示范向面上推開,各地掀起了整治的新高潮。督導組成員進村入戶都感受到村莊環境比過去干凈整潔,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垃圾遍地的狀況得到有效管控,污水橫流的現象明顯減少,廁所改建步伐正在加快,農村人居環境呈現出新氣象。 (一)組織領導有力,工作推進扎實。各地均成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進相關工作落實。各州(市)、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做到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落實。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同志親自組織召開昆明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項工作;曲靖市召開了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文榮同志在會上提出明確要求。楚雄州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標任務7大項34小項縱向分解到縣、橫向分解到責任部門。昭通市委四屆五次全會提出“打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人海戰”的要求,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人海戰工作方案》,全面開展大清理,全域推進大整治。普洱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鞏固脫貧成效相結合,充分發揮脫貧攻堅指揮部作用統籌協調、全面推進。會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戰役,啟動以治臟治亂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熱潮。 (二)強化協同推進,機制不斷完善。各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主動入位、勇于擔當,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資金籌措、項目推動、農民參與、督導考評等方面,積累了新經驗,形成了新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落實機制。大理州、保山市成立了由州(市)委書記、州(市)長擔任雙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村莊規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4個專項小組;寧洱縣作為我省第一批脫貧摘帽縣,堅持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脫貧摘帽指揮部增設人居環境組,農業農村、住建、衛健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專班,協同推進工作落實,效果顯著。昆明市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連續召開16次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二是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對標中央要求,各地建立州(市)、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履其職和各盡其責的工作機制,明確細化部門職責,構建起市縣主責、鄉(鎮、街道)主事、村(組)主體、農民主角的責任落實機制。曲靖市委、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經開區簽訂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細化工作職責、任務指標,確保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層層落實。三是建立督導獎懲機制。部分市縣建立了獎優罰劣督導考核機制,推動任務加快落地。昭通市于6月、8月,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組成2個督查組分別對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縣、鄉(鎮)嚴格交辦督辦,限時整改,掛賬銷號,逐步扭轉工作推進滯后的被動局面。麗江市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明察暗訪,將發現的70多個問題分解到相關責任部門和鄉鎮,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辦整改。玉溪市針對省級通報中排名靠后的縣(區),分管副市長對縣(區)進行約談。德宏州機構改革后,州政府多次組織開展督促檢查,各相關部門及時開展了督導。會澤縣建立獎懲機制,安排28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成效考核結果排名前8位的鄉(鎮、街道)分別給予獎勵,對考核為末位的3個鄉(鎮、街道),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約談。 (三)聚焦重點攻堅,工作成效明顯。各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心的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一是推進村莊規劃編制。臨滄市發動群眾成立村莊規劃小組,召開村莊規劃小組會,群眾自己規劃村莊,累計參會群眾30多萬人次。二是全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昆明市提前完成2019年省級“廁所革命”指標任務,完成行政村公廁改造新建656座,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新建43624座,任務完成率超過100%。楚雄州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4.32%。三是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曲靖市鄉鎮集鎮均配置2輛以上垃圾清運車輛,平均每個自然村都有2個以上垃圾箱體,鄉鎮80%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文山州共有13494個村莊生活垃圾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占村莊總數的92.2%。四是大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普洱市所轄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五是著力提升村容村貌。紅河州清理殘垣斷壁11017處,村莊綠化45.9萬㎡。寧洱縣投入8000多萬元,建成51個集中養殖小區,改變農村人畜混居、落腳是糞的臟亂現狀。保山市68.4%的自然村開展省級衛生村創建,71.6%的鄉鎮開展省級衛生鄉鎮創建活動。楚雄州村級保潔員制度已實現10848個自然村全覆蓋。 (四)結合地方實際,多措并舉推進。各地既做好中央、省級部署要求的規定動作,又組織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自選活動。一是加大典型示范引領。普洱市集中力量,高起點打造了3個全國文明村(思茅區坡腳村、江城縣曼賀井村、西盟縣窩籠村)和全國生態文明村(江城縣曼灘村)等一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典型示范村寨。臨滄市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在全市選擇100個鄉鎮駐地村、100個公路沿線村、100個特色村、100個旅游村、100個產業村,立足各自優勢特色做好示范樣板。二是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楚雄州永仁縣動員全縣干部職工共同參與“六凈四有一規范”整治工作,落實“村莊凈、家中庭院凈、臥室凈、廚房凈、廁所凈和個人衛生凈”,創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曲靖市通過媒體宣傳、曝光、“小手拉大手”、“市民拉農民”等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引導,激發農民群眾自覺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昭通市進村入戶開展宣傳,截止9月底累計組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教育144.03萬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26.77萬份,張貼宣傳標語5.92萬份。三是推動多方參與。臨滄市雙江縣引入xx美城環衛有限責任公司,重點對4個鄉鎮、21個村提供生活垃圾清掃、清運、填埋處理等市場化服務,日處理垃圾量85噸,2019年上半年,企業盈利57.56萬元。曲靖市沾益區播樂鄉小羅浪村把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依托玫瑰莊園,通過“銀行+企業+農戶”的信貸模式,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是開展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回頭看”。紅河州(市)按照貧困村貧困退出標準和脫貧成果鞏固要求中人居環境1檔標準,及時開展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回頭看”,結合1檔標準的8項要求開展檢查,對未達到要求的村莊及時整改。 三、存在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省農村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觀,但從本次督導掌握的情況看,我省農村人居環境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仍處于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仍然是影響我省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影響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突出短板,主要表現在: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改善人居環境的愿望日益增強,但部分干部群眾根除陳舊陋習、共建美麗家園的意識和行動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加大,但綠色生產生活的認識和手段跟不上;各地整治工作的“四梁八柱”已搭建完成,但部分地區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同向發力的責任和擔當跟不上;各地整治目標任務已經明確,但各級資金、人才、技術支撐和保障跟不上。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部分干部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長期性等認識不深、不透,沒有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般性事項對待,將其簡單理解為“掃掃地、刷刷墻”,工作缺乏主觀能動性,存在檢查緊一陣、平時松一陣,上熱下冷、疲于應付的問題。 二是基礎性工作不夠扎實。有的地方不注重學習研究,在概念上認識不清、標準上把握不準,數據摸底、問題反饋機制建立、廁所建檔立卡等基礎性工作薄弱,數據的真實性、全面性、精準性不夠,導致工作無的放矢、決策出現偏差。部分州(市)、縣(市、區)對三檔村莊分類的必要性理解不準確,分檔結果不科學,審核把關不嚴、與實際不符,分檔工作存在被動應付。 三是村莊治污力度不夠強。村莊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簡單,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抽查的自然村(組)中,有30.9%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為就地焚燒或簡易填埋。全省大部分村莊未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放的情況比較普遍;有的僅是利用管道或溝渠排放到低洼處,形成了新的污染源。本次督導走訪的農戶中,有34.3%的生活污水排放沒有得到有效管控。迪慶州所屬26個鄉鎮中,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僅有1個;香格里拉市693個自然村,只有2個村對生活污水進行收集。盡管規?;B殖場畜禽糞污得到有效處理,但村莊散養戶畜禽糞污處理不到位,本次督導的385個自然村(組)中,26.7 %的村組未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 四是“重建輕管”問題比較突出。部分鄉(鎮)人工濕地、氧化塘長期無人管護,雜草叢生、濾料堵塞,污水處理效果嚴重下降。部分垃圾熱解站管理不到位,存在煙氣不達標、尾水溢流、殘渣處理不妥善等問題。本次督導的自然村(組)公廁中,有18.6%的公廁沒有管護人員管護。盡管絕大部分村莊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要求納入到村規民約中,但部分村莊村規民約沒有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戶長會等形式表決通過,村干部講不清楚、村民不知曉,導致村規民約成為“一紙空文”,未發揮出應有的規范、激勵、約束效應。同時,大部分村莊建立了保潔制度,44.5%的自然村(組)沒有專職保潔員,河道、溝渠亂扔垃圾的問題比較突出,未做到既掃路又清溝、既清理垃圾又整理柴草,保潔員履職盡責仍需強化,定期組織群眾大掃除的效果還需提升。石林縣五棵樹村打造鄉村旅游村莊,村莊房屋、道路建設很漂亮、很齊備,但農戶庭院內、房前屋后雜物亂堆亂放、隨意放養家禽,直接影響村莊旅游品質。 五是政府引導、農民主體作用未充分發揮。村莊規劃編制水平低,針對性差,操作性不強,“亂規劃、被規劃”的情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地方農村改廁沒有與農危改、村莊布局規劃等統籌考慮、整體實施,放任村民自行建設,廁所布局不夠合理。有的地方宣傳引導方法簡單、渠道單一,針對性不強、不接地氣,缺少與農民群眾足夠的溝通交流,沒有很好激發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本次入戶調查的農戶中,有256戶農戶不知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具體內容,占調查農戶總數的11.7%。部分已摘帽的貧困縣和出列的貧困村,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未得到有效鞏固,甚至出現貧困村出列后村莊環境“臟亂差”反彈的情況。督導組抽查的86個鄉鎮,有11個鄉鎮鎮區環境衛生“一般”,走訪農戶認為村莊清潔行動的“效果一般”的有26.2%。 4、 下步工作建議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xx省委十屆七次全會明確的“深入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特別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緊緊圍繞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這個核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按照干凈整潔型、提升改善型、生態宜居型村莊“三檔村莊”整治要求梯次推進,著力強化組織保障、資金保障、技術保障、人才保障,落實好會議、信息調度、情況通報、工作督導、年度考評等工作機制,扎實推進村莊規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完善等六項任務,集中力量打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一)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推進。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督促各地結合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以更加扎實有力有效的行動和舉措,全力組織打好這場硬仗,把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在統籌協調、示范引領、督促檢查、支持服務上下功夫,不斷將工作推向深入。應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突出問題,壓實工作責任,一件事一件事研究、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堅決杜絕大而化之、“一會了之”。三是進一步發揮部門作用。在縱向上,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作為牽頭部門,應定期向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報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成效、困難問題,爭取在資金上、隊伍上、統籌協調上更大支持。在橫向上,各級黨委、政府應發揮發改、財政、生態環境、住建、自然資源、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作用,調動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積極性,共同推進工作落實。 (二)堅持因地制宜,狠抓分類施策。各地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經濟水平等千差萬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標準有高有低,在工作中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合理確定不同區域、不同村莊差異性整治目標和重點。一是做實村莊分檔工作。州(市)級、縣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充分認識村莊分檔的重要性,扎實組織開展村莊分檔“回頭看”工作,對上報的各檔村莊及梳理的問題清單、工作清單,對標對表,認真審核把關,強化對村莊分檔工作及分類整治宣傳指導力度,為下步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因村分類整治。堅持先易后難,分區域、分檔次梯次推進。對基礎條件好的三檔村,應重點按照生態宜居標準,打造升級版的美麗鄉村;對有一定基礎條件的二檔村,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村容村貌,著力打造提檔升級型村莊;對條件比較差的一檔村,應對照“人居環境1檔標準”8項要求,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回頭看”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持續鞏固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避免出現反彈反復。三是點面結合推進。堅持點面結合的原則,緊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加強城鎮周邊、景區周邊及高速公路、鐵路、河道水系沿線等門戶區域村莊的整理力度,開展美麗鄉村評定工作,推出一批建的好、建得美的示范村莊,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有序帶動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整體推進、整體提升。 (三)突出問題導向,狠抓工作重點。一是聚焦重點任務。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按照不同檔次村莊梳理出的問題清單和工作清單,對標對表,從突出問題入手,逐個解決問題、逐項落實任務。狠抓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探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因地制宜推廣處理模式。堅持污水治理與資源利用、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切忌求新圖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嚴把改廁化糞池的工程質量關,做好糞污與污水協同處理,保障廁所改建質量。持續村莊清潔行動,整治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拆除廢舊棚房、殘垣斷壁,消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二是做好基礎性工作。參照《農村廁所改造建設技術指南》,加大培訓指導力度,進一步摸清本地衛生廁所、無害化衛生廁所底數,督促各鄉(鎮)、村按照“一戶一檔”“一村一檔”要求,認真做好農村廁所建檔立卡工作,以鄉鎮為單位建立農村公廁(含自然村公廁)臺賬、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完善農村戶廁臺賬,并將改廁信息及時準確錄入省農村人居環境信息系統,為今后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完善問題反饋機制。督促各地及時將省、州(市)和縣級公布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線索舉報電話、郵箱張貼至鄉鎮、村組公共活動場所和村委會。同時,安排專人收集反饋問題,及時處理、及時整改,真正做到讓問題在基層、在萌芽狀態就得到有效處理。 (四)強化督促指導,狠抓責任落實。一是建立工作落實機制。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責任康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切實做到五級書記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黨政一把手應擔負落實領導責任,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城市農村一起抓。州(市)黨委、政府要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縣級黨委、政府要承擔主體責任,做好項目落地、資金落實、推進實施等工作,對實施效果負責;鄉(鎮)黨委、政府應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州市、縣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加大考核監督力度,逐級傳導壓力。對工作成效顯著、工作推進有力的村莊進行通報表揚,在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對工作推進緩慢、不作為、緩作為,甚至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的通報批評。三是建立完善長效管護機制。督促各地盡快出臺規范有效的村規民約,加大村規民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執行力。同時,做好“長”“?!蔽恼?,指導各地發布面向農村群眾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進一步完善村莊保潔機制,配足村莊專職保潔員隊伍,探索建立一支農村改廁指導員隊伍。四是做好宣傳引導。發揮掛包幫干部、駐村工作隊的力量,把工作細化到具體村組、時間節點,推動干部沉下去、帶動群眾干起來,幫助農民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增強衛生意識,培養健康生活習慣,調動廣大群眾共同整治、共同管護、共同監督的積極性,多措并舉增強群眾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努力營造全民動員、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 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9年11月25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