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音頻節目用戶使用與滿足.doc
本科生畢業論文 論文題目: 付費音頻節目用戶使用與滿足 學 院: (黑體三號字) 年 級: (黑體三號字) 專 業: (黑體三號字) 姓 名: (黑體三號字) 學 號: (黑體三號字) 指導教師: (黑體三號字) 年 月 日 摘要 自2016年以來,市場為個人提供了一系列音頻節目和服務,許多音頻節目和服務已變成了知識創造與消費發展的推動了。它將經濟引入到文教領域,讓知識資源得到有效的供需匹配,使互聯網由無償的免費知識的傳遞方變為了知識創造與消費的載體,開創了以音頻節目作為載體、將知識作為商品的付費共享經濟新模式。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獻分析法,深入探討了音頻節目作為數字環境載體的知識實現方式,以及相應付費用戶的行為內涵和特征。本文將知識實現模式分為UGC實現模式,PGC實現模式和PUGC實現模式。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定義了知識支付和用戶行為的內涵。其次,基于知識支付的研究現狀,分析了用戶行為的特征。音頻節目支付是為用戶提供的商業服務,用于緩解移動互聯網時期用戶的發展焦慮,且專注于具有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發展焦慮,并專注于具有特異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視覺價值信息。用戶的支付行為在本文中定義為知識的支付行為。最后,通過整合知識貨幣化與用戶行為和滿意度,提出了三種支付音頻節目產品和平臺的戰略建議,即免費內容和付費內容交叉設置,嘗試開發各種形式的支付方式,專注于服務以積累穩定的用戶來實現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偟膩碚f,知識實現市場將會通過激烈的變革和重整逐漸形成穩定的格局并最終走向成熟。 關鍵詞 用戶行為;用戶體驗;內容付費;內容變現 Abstract Since 2016, the market has provided individuals with a range of audio programs and services, and many audio programs and services have become a new impetus for 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economic factors,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to achieve effective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the Internet from the free knowledge transmitter to the carrier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nsumption, opened up a paid sharing economic model with audio programs as a carrier and knowledge as a commodity.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deeply explore the knowledge realization method of audio program as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arrier, and the behavior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paying user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knowledge realization mode into UGC implementation mode, PGC implementation mode and PUGC implementation mode. From the user s point of view,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payment and user behavior is defined. Second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knowledge pay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behavior are analyzed. Audio program payment is a commercial service provided to users to address the development anxiety of user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and to focus on high visual value information with specificity and operability. The user s payment behavior is defined in this paper as the payment behavior of knowledge. Finally, by integrating knowledge monetization with user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three strategic proposals for paying for audio program products and platforms are proposed, namely, free content and paid content cross-setting, trying to develop various forms of payment methods, focusing on services. Accumulate stable user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In general, the knowledge realization market is gradually forming a stable pattern through fierce changes and restructuring, and knowledge realization products will eventually mature. Key words User behavior; user experience; content payment; content realization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緒論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1 (三)研究方法2 一、付費音頻平臺變現方式和使用與滿足的相關理論概述2 (一)付費音頻平臺變現方式2 1.UGC變現方式2 2.PGC變現方式3 3.PUGC變現方式4 (二)使用與滿足理論概述5 二、付費音頻節目用戶使用與滿足“調查分析”6 (一)付費音頻節目用戶滿意度調查分析6 1.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內容的滿意度調查分析6 2.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價格的滿意度調查分析7 2.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平臺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分析8 (二)付費用戶行為內涵與特征8 1.付費用戶行為產生的背景8 2.付費用戶行為內涵分析和界定9 3.付費用戶行為特征10 三、付費音頻節目用戶滿足狀態分析10 (一)核心需求11 (二)媒介需求11 (三)心理需求12 四、付費音頻節目問題與對策分析13 (一)付費音頻節目存在的問題13 1.內容和形式的同質化13 2.急功近利的實用性知識13 3.工業化的知識生產方式13 (二)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存在問題的對策14 1.免費內容與付費內容交叉設置,開拓多樣的付費形式14 2.培養活躍的社群,實現平臺的可持續發展14 3.注重服務性,積累穩定的用戶14 結論15 參考文獻16 致謝17 緒論 付費音頻節目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在2016年迎來的新的增長高峰,顯然,它已經成為了我國當前知識經濟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它的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自身的盈利模式還在摸索之中。因此,從未來付費音頻的整體發展來看,既充滿著機遇又有著挑戰。本研究的問題始于“使用與滿足”的傳播理論,深入分析了用戶的使用需求和滿意度,并對受眾的媒體接觸行為和心理動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建議在知識型付費音頻的開發過程中提高用戶支付意愿的可行性建議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研究可行性。 (1) 研究背景 2011年,音頻節目平臺出現先中國市場的舞臺,2016年付費音頻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據統計,到2019年,整個付費數字的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9.15億美元,而4.86億用戶使用付費音頻服務,其增長速度將遠遠超過同類移動視頻和移動閱讀行業。在選擇通信運營商時,付費音頻已成為當前知識經濟下的重要命題。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說,付費音頻市場的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大多數平臺采用了免費的聆聽模式。直到2016年喜馬拉雅《好好說話》開始,支付模式逐漸轉變。付費音頻平臺可以看出,其自身盈利模式的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在音頻領域的爆炸性增長的巨大紅利下,有一個更廣闊的潛在市場。從未來音頻領域的整體發展來看,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如何審查和改善現有的缺陷,使人們更容易接受和使用音頻節目的付費模式,這是整個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2) 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目的是對付費音頻節目用戶的現狀,滿意度和評價系統進行深入研究,并站在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下來分析妨礙用戶選擇收聽音頻節目并在其下付費的各種因素??紤]如何解決問題,各個擊破提出有效提高用戶付費比例的可行性方案,以有效地增加用戶付費的比例。本文以付費音頻節目的用戶為研究對象,以傳播理論為理論指導。運用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系統地研究了基于用戶體驗和需求痛點的支付實現方法,具有前瞻性。其目的是為有償音頻節目的研究提供基礎和參考,突破瓶頸并在商業模式上取得新進展。本研究的問題始于“使用與滿足”的傳播理論,深入分析了用戶的使用需求和滿意度,并對受眾的媒體接觸行為和心理動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建議在知識型付費音頻的開發過程中提高用戶支付意愿的可行性建議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研究可行性。 (3) 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過問卷調查獲得知識支付的第一手資料,并基于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和研究。同時,在文獻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對所提出的意見和結論進行了支持和解釋。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基于付費音頻平臺的實現,付費用戶行為的含義和特點,使用理論和滿意度,總結和總結了影響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并采用基于問卷調查方法的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問卷抽樣調查方法,并使用相關的知識支付數據分析報告。通過問卷收集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數據,您可以獲得最直觀的第一手資料。使用知識支付用戶的問卷調查分析可以了解影響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用戶使用傾向和滿意度的相關因素。 一、付費音頻平臺和使用與滿足理論概述 (一)付費音頻平臺變現方式 付費音頻是將音頻內的內容包裝成商品對顧客進行售賣的一種新模式。目前,我國的付費音頻市場上主要分為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PUGG演變而來的原生音頻平臺,如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等付費音頻平臺,它們正從PUGG中脫離或者轉型升級中;第二部分是付費音頻問答模式,通過對音頻中的付費問答產品來獲得自己需要的內容。 隨著基于音頻節目的知識產品的多樣化,知識形式的多樣化以及許多音頻節目內容實現平臺的進入,付費音頻的商業模式逐漸變得清晰,并形成了UGC,PGC和PUGC三種內容變現模式。 1.UGC變現方式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指用戶生成的內容,它指的是用戶以任何形式在網絡上以任何形式創建的文本,圖像,視頻和音頻。在在知識實現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UGC模型主要是語音問答類的產品,包括“值乎”、“分答”、“京答”。 具體內容如圖1-1所示。 圖1-1語音問答功能模式圖 2017年2月22日,在微信客戶端中,“京東”推出了其短語音付費產品“京答”?!熬┐稹钡牟糠止δ芎汀胺执稹睒O為相似,但“分答”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書籍音視頻領域,大多數情況下,答主都會是書籍的作者,大多數提問者和回答問題是圍繞書本支付的。而“京答”是以為作者提供更多的推廣平臺和獲得更大利潤作為出發點的,以增強用戶對圖書創作和內容的理解。它的第二階段將邀請知名編輯,編輯和出版商與讀者互動,以更多地了解該書的內容及其背后的故事。 2. PGC變現方式 PGC是指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得到”、“鈦媒體”推出的“鈦媒體Pro年度訂閱”、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推出的“每天聽見吳曉波”等APP的知識變現領域都是采用的這個模式。平臺表單主要是付費訂閱列。該平臺以全面和多維的方式具有一系列基本規則。 例如,個人產品代言背書,高頻內容形成和連接,明確交付等,內容制作者繼續并定期生產更高水平的知識內容,按照一定的規格交付產品。 圖1-2“得到”欄目設置模式圖 “得到”成立于2015年11月,它是由邏輯思維團隊發起的基于訂閱的知識服務應用程序?!暗玫健焙Y選出各行各業的精英,生產出高質量的專欄。該平臺高度參與付費內容的規劃、制作和檢測,兩者一同完成了從內容、傳播到分發的整個過程?!懊刻炻牨緯?、“專欄訂閱”、“精品課”、“大師課”是該平臺下主要包括的四種產品。此外,該平臺還打開“知識書”功能,該功能為用戶提供數據來顯示用戶學習時間的趨勢,而用戶也可以快速查閱其內容備注、歷史和文章評論以及對其學習的反映。 3. PUGC變現方式 PUGC是指專業用戶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將普通用戶制作生產的內容與專業制作內容兩者結合起來并將其逐漸的引進到專業用戶的內容制作中,專業用戶一定是一位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的知識型制作人,該平臺指導和支持其全方位的知識生產。 此外,該平臺還會運用一系列的支持手段來發掘和培訓自己的用戶,并將其培養成優秀的內容創作者。目前,該模式下包括“知乎Live”、“喜馬拉雅FM”、“在行一點”等。 馮帆.PUGC模式下的互聯網電臺內容生存[J].青年記者.2017(17). 圖1-3“喜馬拉雅FM”付費板塊模式圖 2013年3月,“喜馬拉雅FM”上線,它是以有聲讀物和依靠用戶制作內容為起點的。2016年6月6日,“喜馬拉雅FM”作為領頭羊的音頻平臺率先進入內容變現領域,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馬東和奇葩天團的《好好說話》是作為第一個付費節目推出的。同一天,“喜馬拉雅FM”推出“付費精品”專區,蔡康永、吳曉波、鄭淵潔等音頻節目如雨后春筍般紛紛上線。目前“付費精品”專區推出三大板塊:“天天聽好書”、“知識課程”、“有聲書”,三個板塊分別服務于好書解讀、個人提升以及深入故事三個方面。 (2) 使用與滿足理論概述 “使用與滿足”理論最早由E.Katz于1974年提出。由于人類需求和行為的復雜性以及媒體環境的不斷變化,“使用與滿足”的開放性理論不斷發展改進?,F代的“使用與滿足”是基于觀眾的心理需求和社會動機方面出發,結合了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來解釋人們對媒介的使用是為了的得到滿足。先前對該理論的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從傳播者或者媒體的角度來檢驗媒體是否已實現預期目的或其對觀眾的影響,而現在“使用與滿足”的研究是從受眾的角度出發的,通過分析受眾的媒介接觸動機以及這些接觸滿足了他們的誰沒需求,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 陳雨丹.傳播學綱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35-42. 二、付費音頻節目用戶使用與滿足“調查分析” (1) 付費音頻節目用戶滿意度調查分析 本文有關付費音頻節目內容的滿意度調查分析結果是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得出的。問卷通過網絡投放來得到數據支持。它的實際發放結構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受眾人群的年齡、性別和學歷,主要了解哪些類型的受眾比較傾向于使用付費音頻。第二部分是問卷的主體部分,通過“內容滿意度”和“價格滿意度”以及“服務滿意度”量表獲得受眾對付費音頻的滿意程度。第三部分是受眾未來行為的調查報告,是否會繼續使用付費音頻。本文主要選取了主體部分的問卷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樣本回收數量共為466份,得出以下數據: 1. 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內容的滿意度調查分析 圖2-1付費音頻節目內容的滿意度調查圖 在內容質量的調查上,認為內容效果超過預期的用戶為4.72%,認為內容效果達到預期的用戶20.86%,28.54%的用戶表示內容效果未達到預期但能夠接受,2.15%的用戶認為內容的效果很差,比較失望,另外還有4.29%的用戶是屬于沒有效果或者買了沒看的情況,17.81%的用戶沒有使用過付費音頻節目,認為內容達不到預期效果。付費音頻實際上是屬于碎片化內容,它與學習知識之間的過程是充滿著矛盾的。碎片化的知識的存儲和組織和后續的知識服務將是一個等待著市場填補的空白區域。 2. 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價格的滿意度調查分析 圖2-2付費音頻節目價格的滿意度調查圖 據數據顯示,有43.99%的用戶對1—100元的價格區間表示滿意,有3.86%的用戶認為100-200元的價格區間是合理的,有0.64%的用戶對200-500元的價格區間表示滿意,0.64%的用戶平均每月在知識音頻付費產品上的話費在500元以上,有一半以上(50.86%)的用戶不在知識音頻付費產品上花錢。無論是基于知識的支付平臺還是內容制作者,他們都必須處理一個問題-知識付費的“價格”和“價值”。無可置疑的是,高品質的內容是付費音頻發展的重要基石和良好保障。然而,知識和信息是無形的。它作為虛擬商品,很難得到一個固定的定價標準。那么該如何平衡制作內容的成本與觀眾的期望和價格相符合都會影響知識支付平臺的未來發展。 3. 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平臺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分析 圖2-3付費音頻節目平臺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42.49%的用戶表示他們將重新購買知識支付的音頻節目,這也就是說,這部分用戶對于付費音頻節目平臺的服務是感到滿意的。在服務方面,影響客戶對平臺滿意程度的關鍵在于購買前的知識和購買后的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水平的高低極大的影響著用戶的滿意度。以音頻節目為載體的知識付費的行為主要發生在用戶體驗到一定程度的服務之后,這是付費音頻的基本特征。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難以在支付之前對內容進行評價和理解。此外,“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在知識支付平臺中更被大眾所歡迎。用戶和用戶之間基于版權的思維用于通信和通信付費內容的渠道仍然存在著一些限制。隨著知識付費內容的不斷增長,這個問題也隨之變得更加突出。因此,設置合理的篩選和推廣溝通機制已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2) 付費用戶行為內涵與特征 1.付費用戶行為產生的背景 支付不僅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后的環節。從廣義上講,信息,咨詢,教育,視頻,音樂等無形產品的支付應包括在知識支付中。然而,本文側重于以音頻節目為載體的、狹義的、非標準化的知識、信息和經驗技能共享。指示支付是互聯網環境中產生的一種新型商務服務,其行為具有復雜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技術背景。 近年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快速增長,居民消費能力逐年增加。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增加時間成本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居民對于提升自身素質文化水平和知識支付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隨著知識冗余與知識專業化的碰撞,以及現金流模型的未實現流程,以音頻節目為載體的知識付費的探索已經出現。 技術的成熟還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以知識付費。在快速支付的浪潮下,知識付費也起了作用。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像支付寶、微信和銀聯等電子支付第三方平臺紛涌而出,它們的出現令整個網上交易的流程得到的簡化和升級。方便的移動支付和自動借記為用戶開發支付習慣提供了技術便利。 隨著通信的數字化,用戶的版權意識不斷加強,對在線數字內容支付的意識也不斷增加,并且觀念已開始由免費轉為付費。在互聯網共享協作,眾籌,社區電子商務和移動直播的背后,知識支付應運而生。在互聯網發展中成長的人們對版權保護有著更強烈的認識。作為消費升級的主要對象,用戶支付意識的增強讓知識產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陳晨.淺析泛媒體傳播時代我國知識型付費音頻的發展[J].藝術科技.2017(02). 2.付費用戶行為內涵分析和界定 用戶的行為受到內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環境的相互影響,因此他們的行為擁有多變性和復雜性。用戶行為研究涉及許多方面,多學科和多學科領域,包括人類學,計算機科學,通信和社會心理學,這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課題。因此,在對知識支付用戶的行為進行深入探討研究時,對于他們行為的范圍標準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 音頻節目的知識付費是以虛擬形式的關于知識售賣的一種說法。通常,它被認為是由互聯網技術驅動的與知識相關的新產業,也被稱之為互聯網知識服務業。知識支付是消費者對專業知識和價值觀認可的一種個人消費行為。在信息十分泛濫的環境中,提高個人增長效率的信息篩選和知識輸出服務成為對有限時間用戶群的嚴格要求。 知識付費通常以音頻課程的形式來呈現給客戶。用戶通常通過購買相應的付費課程服務來支付購買知識。根據用戶對不同類型知識進行支付的意向,知識型產品的類型可分為:用戶主導支付和內容生產者主導支付。 鑒于互聯網上沒有知識付費行為概念的界定這一事實,通常只考慮用戶購買和使用知識支付產品?;谟脩粜袨榈囊话愀拍?,我們可以對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概念進行簡單的歸納定義:在知識支付中,通過對用戶在知識使用中存在的行為狀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將他們的行為數據整合起來。找到了用戶在知識支付平臺的主要特點,如興趣愛好、需求等一般規律。將這些規律與知識支付平臺的營銷策略進行組合,可以得出用戶在知識支付中存在著怎樣的問題以及為知識支付的整體營運發展提供了參考和依據,對知識支付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任曉寧.用戶為特定知識付費是未來方向[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 3.付費用戶行為特征 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原因,是用戶最終獲得所需信息并通過某些方式和方法,實現最終目標以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的行為。需求越緊急,購買意愿就越強。因此,信息行為具有相當大的自發性和目的性。 用戶的行為并不完全取決于用戶的意愿。作為社會意義上的人,用戶以某種社會形式存在,因此用戶行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知識支付的行為受到用戶自身的限制。行為主體通常會接收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刺激,如社會環境、經濟變化、內容資源的轉變以及服務指導和營銷宣傳等。 法國學者J.鮑德里亞指出,現代社會的消費實際上超過了實際需求的滿足,成為象征性的項目,象征性服務中所含的“意義”的消費,人們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主要不是因為他的使用價值,但是為了找到某種“感覺”,體驗某種“藝術氛圍”并追求某種“意義”。除了作為知識回答的功能之外,知識付費產品也被視為社交貨幣。 三、付費音頻節目用戶需求度滿足分析 本章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用戶對音頻節目支付行為的需求數據,分析用戶的付費場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用戶的心理和一般行為趨勢,以及知識支付的前景。發展方向做出判斷。在研究過程中,本章通過問卷調查數據,介紹了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內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本文采用466份抽樣調查問卷作為研究樣本。對問卷進行了可靠性和有效性測試,數據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圖3-1付費音頻節目選擇傾向統計圖 (一)核心需求 從上圖可以看出,用戶最大的部分往往會選擇考試培訓音頻節目來支付。在這個信息和科技發展極快的時代中,用戶對新時代,新信息和新的認知變化感到焦慮和恐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想被取代”和“追求進步”已成為用戶的內在吸引力。社會的發展,對于知識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基于對知識的焦慮和恐慌,用戶付費的動機無可避免的變為了“功利主義”。用戶渴望找到成功的捷徑,能快速的解決自己的問題,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自我競爭力。 吳悅.張佳麗.何乃洋.付費音頻中用戶心理需求類型及發展的雙重困境[J].新媒體研究.2017(22). (二)媒介需求 支付知識同樣也是連接社會的一種媒介。社會心理學認為,社區是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特定單位,融入群體是每個人的正常社會本能。人是社會動物,如果失去了社會環境,人就無法生存?;ヂ摼W的發展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限擴大,人們之間的社交渠道相比以往的電話、書信等變得更加多元化。人們對社會需求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新的要求。作為一種交流手段,用戶還將知識支付視為拓寬社交互動的有效方式,它令到知識支付更為社會化。知識支付的社會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用戶和在線內容創作者之間的社交互動,以及用戶知識支付之后所帶來的擴展社交。 (三)心理需求 “個體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會有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想法,即認知需求?!闭J知需求集中體現了受眾獲取知識和幫助需求。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有著無法獲取自己想要迅速得到的知識或資源的問題。用戶迫切的需要專業化的服務和指導。而如今,知識付費服務的出現就像在炎熱的沙漠里找到了綠洲,給大量焦慮的群體帶來心理安慰。知識付費服務的出現讓網絡音頻平臺實現了知識傳播的功能,達到受眾獲取知識資訊的需求,為用戶提供了幫助。 四、付費音頻節目問題與對策分析 (一)付費音頻節目存在的問題 1.內容和形式的同質化 從2016年起,“知識支付”和“知識變現”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進入到了公眾的視野,它們已經歷經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從被市場淘汰和篩選后,實現知識的產品和平臺從爆發式的增長逐步走向穩定,形成了相對特定的知識呈現形式。具體而言,已經通過知識實現的產品基本上以三種形式穩定:付費問答,電子書和課程訂閱。由此產生的問題是產品和平臺之間的內容和形式的同質化。 宋青.音頻知識付費的內容核心與深層邏輯[J].聲屏世界.2018(02). 2. 急功近利的實用性知識 從我們現有的知識實現產品中出發,可以得知其大多數內容都是屬于實用性的。超過一半的實踐知識內容包括財務,銷售,工作場所,人際關系,健康和保健。以“邏輯思維”為例,它內容的多樣性在2014年后開始逐步縮減,并且縮小到以經濟和歷史為主導的小范圍。雖然實用性的知識在短時間內便于傳授和接收,但是在短時間內所習得的知識想要轉化為用戶自身感知的一部分內化是十分困難的。并且,更廣泛的功利性實用性知識的傳播很容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浮躁氛圍,引起不良后果。 3. 工業化的知識生產方式 無論是什么知識的實現,它們都需要面對定性和定量的問題。然而,具體而細致地制造知識定不能滿足公眾對足夠數量知識的需求,但是大規模生產知識卻又無可避免的會將自己所提供的知識的質量降低。因此,在知識實現領域的發展長流里,許多平臺都選擇了基于知識的支付產品的捷徑。但是,當知識成為了商品的時候,知識生產已從其創造性質量轉移到工業生產過程中。流水線生產方法允許批量復制知識產品,但這種生產方法也破壞了知識本身的多樣性。 (二)針對付費音頻節目存在問題的對策 1.免費內容與付費內容交叉設置,開拓多樣的付費形式 從淺層方面看,免費內容和付費內容是截然不同的,然而,事實確是免費內容和付費內容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并且,擁有著大量免費內容的知識支付平臺和擁有少量免費內容的知識支付平臺相比,前者的流量和用戶更多,如果能夠將付費內容和免費內容進行整合,那么免費內容設置也可以促進付費內容。具體而言,知識支付平臺同樣可以另辟蹊徑,用免費的內容吸引到社區用戶,并將其由免費內容的消費者轉變為付費內容的消費者。除了利用免費內容和付費內容的交集吸引消費者之外,也可以通過創作多種付費手段如后付和分階段付款等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后付費允許用戶在使用付費產品后付費,而按階段付費允許用戶在使用某些知識產品后支付部分費用,并且需要全額付款才能獲得全部知識產品。當然,后付和分階段付款會給平臺帶來一定的風險,但優化的付款和分階段付款可以作為單一預付費方式的補充。此外,還提供的7天不合理退款也被視為預付費方式的補充。該補充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權利和利益保護,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的購買顧慮。 雷衛彬.付費音頻市場興起原因及未來發展趨勢探析[J].防護工程.2018(27). 2. 培養活躍的社群,實現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其單一功能和簡單的設置,單個知識付費產品很難形成強大的平臺。從目前的知識實現市場來看,除了果殼網以外,大多數知識實現產品已經趨于平穩。例如知乎的市場,“得到”建立的知識服務平臺,喜馬拉雅FM音頻知識支付平臺?;谄脚_的操作不僅可以將各種知識付費產品集成到更大的平臺中。更大的利益也使該平臺成為培訓和運營社區的大舞臺。而穩定和活躍的社區是知識支付平臺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3. 注重服務性,積累穩定的用戶 正如前文提到的,知識支付產品旨在幫助用戶減少搜索答案的時間成本,這決定了其服務的性質。因此,對于知識型產品和平臺,改善服務是積累穩定用戶的唯一途徑。除了提高音頻產品形式的可維護性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知識支付產品需要探索。例如,在春節期間“得到”精品班“如何健康生活超過100歲”,并在第一天向父母送出了2萬多份“得到”的禮物。 結論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過對支付音頻節目知識支付行為的載體分析,總結了知識支付的內涵和用戶行為以及用戶知識支付行為的特點,重點分析了影響因素的因素。用戶的知識支付行為。通過使用場景,用戶行為傾向和滿意度因素,分析用戶支付行為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基本總結用戶支付行為的一般規則。 知識消費的升級是不爭的事實。通過知識內容生產,知識教育和知識應用手段的創新,實現知識產業的全面升級。移動音頻領域不再局限于“你說我傾聽”的溝通方式,因為用戶對增值產品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當今正處于提升全民知識消費的時代,對知識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本文通過對市場上幾種內容付費應用的觀察和比較分析,總結了知識實現的現狀和暴露的不足。內容和形式的同質化以及工業化生產模式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后,通過整合知識實現的成功實踐,提出了三種知識型產品和平臺的戰略建議??偟膩碚f,知識實現市場正在通過激烈的變革和重組逐步形成穩定的格局,知識實現產品和產業都最終將會成熟。希望本文能對我國今后以音頻節目為載體的知識付費和知識變現行為起到參考和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在本次論文設計過程中,感謝我的學校,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老師從選題指導、論文框架到細節修改,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推薦,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高度的敬業精神、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新的進取精神對我產生重要影響。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這篇論文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 謹以此致謝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